《大乘起信论》界诠法师 宣讲(152)


《大乘起信论》讲记

【如是当念一切众生,从无始世来,皆因无明所熏习故,令心生灭,已受一切身心大苦,现在即有无量逼迫,未来所苦亦无分齐,难舍难离,而不觉知,众生如是,甚为可愍。作此思惟,即应勇猛立大誓愿,愿令我心离分别故,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,尽其未来,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,令得涅槃第一义乐。以起如是愿故,于一切时,一切处,所有众善,随己堪能,不舍修学,心无懈怠。唯除坐时专念于止,若余一切,悉当观察应作不应作。若行若住,若卧若起,皆应止观俱行。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,而复即念因缘和合,善恶之业,苦乐等报,不失不坏。虽念因缘善恶业报,而亦即念性不可得。】


好,然后“观用”。“如是当念一切众生,从无始世来”,观的作用。“皆因无明所熏习故”,众生皆是如是。“令心生灭,已受一切身心大苦”,因为有生灭境界,种种现前,造业受报等等,这就是生灭,受了一切大苦。“现在即有无量逼迫”,过去造了种种业,现在有种种逼迫。因为我们有这个报体,自然有很多逼迫呀!太热了不行,太冷了又不行,刚刚好它不可能,因无常啊,它会过去的,是不是?一直都在变化。所以说我们有这个身体就有种种逼迫。

“未来所苦亦无分齐”,没有了脱生死,未来这个苦要受多少都不知道,就没有边际了。“难舍难离”,这些苦是很难的,因为无明没断。“而不觉知”,我们自己不知道。“众生如是,甚为可愍”,众生一直造业。“作此思惟,即应勇猛立大誓愿”,不要消极厌世,不想活了什么,不要这样。知道世间种种苦就要发大愿,“愿令我心离分别故”,我心早一点离开这些分别。“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”,乃至到他方世界去,也能够修一切善法,圆满一切功德。

“尽其未来,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”,发度众生的愿,修善法度众生。“令得涅槃第一义乐”,这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,上面离一切分别心,那就是烦恼无边誓愿断。善法要学,众生无边誓愿要度,然后涅槃第一义乐,究竟涅槃。

“以起如是愿故,于一切时,一切处,所有众善,随己堪能”,随自己能够怎么样呢?“不舍修学”,就是根据自己的力量不舍修学。“心无懈怠”,不要懈怠。“唯除坐时”,一个是行动的时候,还是坐的时候,这是观时间啊!“专念于止”,坐的时候一般说修止。“若余一切,悉当观察”,它分开来,一般讲说修止带观,修观的时候也要带止,这叫“止观双运”。这里它稍微有一个区别。“应作不应作”,修观要知道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的。善应该做,恶不应该做啊!“若行若住,若卧若起”,我们通常说行、住、坐、卧,下面就止观双行了。“皆应止观俱行”,上面说坐通常修止偏多,其它修观偏多。下面告诉说,那么应该止观双行。

“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”,所谓修无自性,这也是偏于止。“而复即念因缘和合,善恶之业”,这多少带有修观,自性不可得,就属于真如相应修止。底下又修观,因缘和合,世俗的诸法,那么自性不生就是修胜义观,假因缘和合善恶之业,那是世俗谛观。“苦乐等报,不失不坏”,因缘会遇时,果报还自受还是有的,这就是修观。“虽念因缘善恶业报,而亦即念性不可得”,你看修俗又导归于真,修真导归于俗,真俗二谛双运,不偏一边,就是远离二边。


……下回待续






阅读原文